宣教士學院動態

勞伯祥牧師
角聲宣教士學院院長

記(Paikea):為何角聲決定開辨宣教士學院?
:我們建立「角聲宣教士學院」的初衷是為「角聲」事工訓練人材。有人材,才能有效地把角聲37年來的事工理念和異象:「結合社區關懷及傳福音領人歸主」、「牧養圈外的羊」、「在社區中建立明顯清晰的基督徒見証」及「聯合基督徒達成使命」持續下去,並可以繼續在各處發展。

:可否介紹角聲的辦學理念?
:有關辦學理念,我們逐漸明白到訓練工人最重要的,不是把事工繼續下去,而是訓練什麼樣的工人。所以,後來我們訂立了五個方向,可以用五個手指來表達:
1. 大拇指:必須忠於《聖經》,對《聖經》的應許有信心。
這些年來,「角聲」能夠攀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,正是因為對《聖經》的教導認真,相信《聖經》的應許是真實的。
2. 食指:必須可以為教會及大眾指引方向。
真正的時代工人是有方向感的,特別是了解神的心意,及了解時代需要,才可以給身邊的人指引方向,以及帶給他們作工的動力。
3. 中指:伸向至高,忠於基督。
這樣,才可以不斷為面臨的變化而作出事工上的調整及應變,而且有信心及勇氣去帶領教會,回應需要。
4. 無名指:必須謙卑作工,有願意受苦及吃虧的心志,才可以回應這苦難世界的種種需要,有效地體恤及關懷身邊的人。
5. 小拇指:誠實守約,善於結連,這樣才可以與人合作,在事工上取得更大成果,逐步促成教會的美好合一。

:籌備過程期間,角聲遇到什麼困難?
:我們在籌備的過程中,開始看得更遠、更廣。今日華人教會的宣教工人比較老化。不少提早退休的人被鼓勵加入宣教行列,那是好事。年輕人因為求學成本加重,很多人畢業後要償還貸款,即使願意宣教,也很難可以投身宣教行列。所以,帶動更多年輕人接受訓練、投身宣教,讓華人教會宣教年輕化,這是我們全體同工的負擔,也是我們的使命。
我們的想法是鼓勵剛畢業的大學生,在進入職場之前,參加三個月宣教體驗班,將來可以成為「職場」宣教士。在體驗班後,如果他們願意成為全職宣教士,合格者可以入讀兩年制的宣教士課程;如有需要,「角聲宣教士學院」會給予全額獎學金,但他們必須承諾全時間完成兩年課程,成為全職宣教士。

:未來方面,角聲有何願景?
:我們在未來會朝向宣教「更」年輕化的方向努力,利用我們30多年青少年事工的經驗和資源,訓練高中畢業生為「校園宣教士」。我們會循序漸近地推介這進行中的項目。如計劃實現,我們可以改變華人教會的宣教「生態」,不單「宣教年輕化」,更是「宣教普遍化」,讓宣教事工按「角聲」目前的模式在「城市」中、「職場」中、「校園」中發展起來!

 

陳熾牧師
角聲宣教士學院實習總監、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班實習導師

宣教士學院的「實習」部分,是關懷宣教士培訓過程中具有獨特性的「連體」目標。實習乃是城市宣教士在被鍊造期間的「試金石」,猶如「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」,僅僅在課堂裡學習理論而缺乏實際的應用,也是一種失衡的操練。
生活在21世紀複雜的多元文化和社會環境中,城市宣教士必須在見識和知識上多而又多,才能產生敏銳的洞察力,瞭解民生疾苦,根據社會時局的需要而作出及時並合宜的回應。相信當年的保羅,向生活在羅馬帝國廣大版圖裡的外邦民族宣揚福音時,不可能不考慮希臘、羅馬、希伯來文化生活的各種特性和當時的社會思潮,然後用屬靈的悟性找到宣教的切入點,例如在雅典的公眾論壇中挑戰「未識之神」偶像崇拜的風潮,利用適當的時機來進行「情境佈道」。
「實習」既是科學,又是藝術的結合體。是科學,因為「實習」的本質應該具有堅固的理論基礎,即對周遭的人事物,包括對社會、文化、經濟、政治的範疇作出有系統、有條理的分析,使宣教士建立客觀及專業的事奉眼光。另一方面,「實習」也是藝術,因為實習的服侍對象是人,人際關係至關重要,與人相處乃是愛心關懷的真情流露,機械式的分析和交往難以達到扣動心弦的果效。
最佳的「實習」模式莫過於效法主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的範例(Paradigm),其中充滿從上而來的智慧,宣教的策略運用,明察秋毫的「情境分析(Contextual Analysis)」,以「水」為題的心靈對話,以及對外邦文化的包容和接納。
因此,角聲宣教士學院的「實習」內涵,離不開以《聖經》為核心價值的架構,主耶穌才是城市關懷宣教士在實習操練過程中的模範導師!

 

葉啟明牧師
角聲宣教士學院「事奉品格訓練」課程負責人

訪問:角聲城市宣教士學院課程的設計分三條主線,每一條主線的重點不同,但重量卻是一樣,請問,葉牧師,能否對您所負責的「事奉品格訓練」做一些簡單介紹?
葉牧師:我負責這部分的訓練,既然是品格上的塑造,就必然涉及學員的性格、心態和內心中需要處理的事情。換言之,這乃是一個百份之百,「以生命對生命說話」的課程。我不單要向學員的生命發出挑戰,我自己也要接受生命的挑戰。我鼓勵學員坦誠,我就先要坦誠;我挑戰學員面對「顛覆性」的反思,我就要跟他們分享心中的「顛覆性」思維;我要求他們追求成長,嘗試做令自己感覺不舒適的事,我就要願意做令自己感覺不舒適的事情。

訪問:那麼,經過近兩個多月的相處,有什麼樣的變化?
葉牧師:與十多位學員一起經過了這段時間的「貼身」相處,在不知不覺,我們已是從「蜜月期」進入到了「衝突期」。在這段學習中,我看見學員怎樣在掙扎中成長,同樣,我也在掙扎中經歷了成長。學員對我來說,他們就像磨刀,把我的思想磨得更加敏利;他們又像火爐,把我的動機煉得更純更淨;他們還像龍捲風,把我的計劃連根拔起,讓我有機會將一個更穩固的根基重建起來。
這段教學的經歷,就正如《聖經》所描寫:我們真的是「鐵磨鐵,磨出刃來。朋友相感,也是如此。」(《箴言》二十七章17節)

陳曉東牧師
角聲宣教士學院執行院長

角聲宣教士學院首屆學員班開課了。我向上主祈求,在2020年興起300名俄巴底。《聖經》中能夠千古留名者絕非等閒之輩,俄巴底就是其中一位。在亞哈王和耶洗別皇后一朝(935BC-852BC),以色列北國偶像氾濫,假先知橫行。俄巴底貴為亞哈王的家宰(類似白宮幕僚長的角色),頂著身家性命盡失的危險,以自身的薪給供養百名屬耶和華神的先知,為上帝的國度,留下了真理的火種(參《列王記上》十八章1-15節)。天天供養百名先知不是一件小事:首先,俄巴底需要預備幾個安全而且大的山洞收容先知;其次,他要有靠得住的執行團隊;另外,假設每位先知每天吃兩頓飯,一天就得預備二百份⻝物,而且要天天供應,這必須有足夠的資源才能夠作到。

今日,角聲宣教士學院也立下志向,願意承接這個時代俄巴底的角色,在終末時代的紐約大城中,訓練基督精兵,裝備城市宣教士為神的工作馳騁。第一屆的學員班有13位的全時間宣教士學員接受兩年的城市宣教士課程,而第二屆學員班的招生工作行將展開。角聲宣教士大樓正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之中,此時尚需180萬美元封頂。宣教士學院2020年度運作預算達25萬美元,需要興起更多如俄巴底的支持者奉獻。為此,我們呼籲主內更多的肢體,加入俄巴底1%計畫,以您收入的百份之一或是神感動您的數額,支持受訓中的宣教士學員,和我們一道完成這個時代俄巴底的使命。

 

為宣教士學院大樓籌款奉獻

 

 

動態更新